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023 起發佈的文章

【轉載】洪洞通背拳:失傳的太極長拳,兼論太極拳研究的一個可能路徑

  作者: 楊祥全 來源:《搏擊.武術科學》2013年第04期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已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2010年,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專家經研究後盛讚太極拳幾乎沒有任何缺點、沒有任何副作用,是一項完美無缺的健身運動,或考慮在全國大範圍推廣,有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1.5億人在練習太極拳,為此,有人甚至認為太極拳有成為“世界第一運動的趨勢”。 太極拳的初創者 陳王廷 共創編了一至五路十二勢, 炮捶 和長拳十個套路,五傳至 陳長興 、陳有本時, 陳家溝 開始由博返約,將 十三勢 一至五路合為陳式太極拳一路,炮捶成為 陳式太極拳 二路,而長拳則已很少人練習,並終成“廣陵散”,其是可惜,上個世紀80年代“武術挖掘整理”時,在山西省洪洞縣發現的傳統武術流派“ 洪洞通背拳 ”,為我們尋找失傳的太極長拳提供了可能。該拳法的最早傳承人是 郭永福 ,其演練風格強調“纏法”。通過對比洪洞通背拳的《拳經總論》和陳式太極拳的《拳經總歌》以及兩拳的“拳譜”本文發現兩者間存有高度的相似性。另外考慮到洪洞通背拳始祖郭永福極有可能就是陳家溝與陳長興、陳有本同輩的陳有孚,據此本文斷定洪洞通背拳就是失傳已久的太極長拳, 1 “長拳”的由來及其基本意蘊 依據現有文獻來看,長拳之名較早與 宋太祖 相連,是為 太祖長拳 ,這在明代 唐順之 的《武編》、何良臣的《陣記》以及 戚繼光 的《紀效新書》中均有記載: 太祖長拳,多用腿(武編·拳)。 太祖長拳,山東專習,江南亦多習之(武編·拳)。 宋太祖之三十六勢長拳(陣記·技用)。 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 明末清初,陳王廷在“戚繼光32勢拳法”直接影響和太祖長拳的間接影響下創編了“陳式太極拳”體系,其徒手套路共七套,“太極長拳”正是其中之一。 “長拳”與“ 短拳 ”相對,清人 王宗岳 在《太極拳釋名》時認為:“長拳者,如 長江 大海,滔滔不絕也。”民國時期,候敬輿、吳志清與異軍認為:“編拳譜與作文同。文章必有起承轉合,始成篇法,又必集字以成句,集句以成章,國術亦然,如大小 洪拳 、 查拳 、六合、太極等,均係成套成路之拳,似文章之整篇;又如 彈腿 、形意等,似文章集字集句之意義。所以長拳煉章法,短拳習應用。而且長拳每依局勢行拳,假設四方八面,儼若有敵襲擊窺隙之勢,據情演成一套之拳

【轉載】練太極拳要“用意不用力”,還要“用意更要用力”

  “用意不用力”是太極拳界公認的一種練習方法。事實上,它應該是武術的一種練習方法,只不過是在太極拳界得到公認,其它拳種不一定同意此觀點。 但即使是在太極拳界有此公認,並不是大家都明白這句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麼講。所以,鮮有人從中受益。若有人從中受益,可以說,他就已經懂拳,入拳了。 此話怎講? 因為我們從視頻的表演中看到許多僵勁,也出來講這是太極拳,這說明有些已經尊為很高級別的大師了,可能還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現在讓我們來試著解讀。 “用意不用力”這句話,是一句經驗談,尤其適合於初學者。為什麼用意不用力,是因為我們練太極拳是練內勁,內勁就是“力生於跟,……形於手指”。這就是一個整勁、輕勁、靈勁、柔勁。這樣看,從腳底發出的力經過身體的傳導,達於手指。但身體各個肢體間配合有時並不適度,有時鬆弛,有時緊張,而我們所要求的是適度的鬆緊,即不能太鬆,也不能太緊。太緊就是僵,太鬆就是懈,也回歸到了僵字上。 內勁的傳導是有軌道的,但這個軌道是無形的,但在人的運動中是可以看到的。就練拳的人自己而言,符合了運動規律,就是有了內勁,別人看起來就是身手敏捷,否則就是相反的方面。 這個軌道看不見,摸不到,但自己運動時可以感知得到,別人可以看得到。 但這個軌道又是很脆弱的,它沒有鐵路鋼軌那麼堅硬,所以人們在傳遞勁路時很容易“出軌”,這就是斷勁,僵勁。這就是為什麼太極拳要求初入門的人一定要用意不用力,就是提醒人們要小心,在運動時,在傳導力時不要脫離了軌道。 慢慢地練熟了,慢慢地把內勁與外勁分清了,把軌道摸清楚了,就是入門級了。以後再練拳就要“既用意也要用力”了。 我們講過,功夫有兩個方面,一是功夫的體力方面,二是功夫的功力方面,也就是我們稱之為內勁的一面。 “用意不用力”是找內勁,練內勁,學內勁。一旦找到內勁,就必須在內勁的軌道上用力,在內勁的軌道上增長體力。 所對於練太極拳的人來說,“用意不用力”是入門級,而“既用意又用力”則上提高級。太極拳史上郝為真是赫赫有名的,人們也知道他每天用大鐵管子作為扎槍練功。用大鐵管顯然沒有力氣是不行的,而每天用鐵管練拳不長體力也是不可能的。然而郝為真自己在論述練拳的概念時卻是在講輕。聽他講的人一定要分清楚他是在講入門還是在講提高。結合我們在上面的分析,太極拳的練家一定要明白,“用意不用力”僅僅是早期入門時的階段,入了門之後一定要用力,否則你的功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