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021 起發佈的文章

陳式太極拳四十八式 – 拳譜

  這套48式為陳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馮志強大師所編,後來他創立了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這套拳亦有稱為混元48式。 (第一段) 1、預備起勢 2、金剛搗碓 3、懶扎衣 4、六封四閉 5、單鞭 6、白鶴亮翅 7、斜行拗步 8、提收 9、前鏜拗步 10、掩手肱捶 (第二段) 11、披身捶 12、背折靠 13、青龍出水 14、雙推手 15、三換掌 16、肘底捶 17、倒捲肱 18、退步壓肘 19、中盤 20、閃通背 (第三段) 21、擊地捶 22、翻身二起腳 23、獸頭式 24、旋風腳 25、右蹬腳 26、小擒打 27、抱頭推山 28、前後招 29、雙震腳 30、玉女穿梭 31、穿心肘 (第四段) 32、擺腳跌叉 33、金雞獨立 34、十字擺蓮 35、指襠捶 36、野馬分鬃 37、雲手 38、高探馬 (第五段) 39、左右擦腳 40、左蹬腳 41、連珠炮 42、白猿獻果 43、雀地龍 44、上步七星 45、退步跨虎 46、煞腰壓肘 47、當頭炮 48、收式 馮志強 陳式太極拳精練四十八式 馮志強 陳式太極拳精練四十八式

前腿如撐 后腿如蹬

  陳鑫在《陳氐太極拳圖說》中解說第二勢「 攬擦衣」時提到“前腿如撐,後腿如蹬”。 “前腿如撐,後腿如蹬”不僅在攪擦衣這一勢是這樣,而且貫穿於整套拳,比如單鞭身法向左,倒捲肱身法向後,野馬分鬃身法向前,莫不如是。 “前腿如撐”不是“前腿要撐”。前襠鬆轉過了關之後,由於後腿的蹬勁,前腿下到腳底的撐勁是逐漸加強的。前腿的撐勁是被動產生,後腿的蹬勁是主動產生。換言之,前腿的撐勁是正確轉關之後的結果,而不是手段或方法。因為“前腿如撐”是結果,所以實際上轉關之後前腿的運動軌跡是相對固定的,這樣膝蓋也就不可能會隨意晃動了。 當不能有效地轉關時,隨著後腿蹬勁加大,重心逐漸從後腿偏向前腿,勁下不到前腿的腳底,前腿的撐勁是變小的。 亦即是兩腿分陰陽之原理

五陰五陽稱妙手

  陳鑫在其著作《陳氐太極拳圖說》一書中,論述太極拳式"金剛搗碓"章節中的“總論” 純陰無陽是軟手,純陽無陰是硬手, 一陰九陽根頭棍,二陰八陽是散手, 三陰七陽猶覺硬,四陰六陽顯好手, 惟有五陰並五陽,陰陽無偏稱妙手, 妙手一著一太極,空空跡化歸烏有。 陰陽在太極拳的理論當中是一個多義詞,在不同情景下表達着正與反兩種的狀態,肢體動作的開合、力度的剛柔、兩腳重心的虛實、關節運轉鬆緊、招式施展的快慢…  陳鑫以上段落中的前兩句,給出了解讀這段文字的定義,純陰是軟手,純陽是硬手;從一陰九陽根頭棍,逐步演進至五陰五陽,達至太極拳的最高要求方稱為妙手!

【轉載】太極拳「輕重、虛實」解 — 張志俊

    太極拳講究「輕沉兼備」、「虛實分明」。這是行拳走架保持自身平衡的基本要素,也是太極拳莫測高深的技擊法的基本要素。王宗岳提出:「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歷來人們對這條拳論的理解比較含混,解釋也不盡人意。這是因為對於太極拳的「輕沉」、「虛實」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作者根據研習陳式太極拳30多年的心得體會,在這裡嘗試給其一個明確的定義和內涵,是否完整準確,願意求教各們太極拳同仁和廣大的太極拳愛好者。   太極拳的「輕沉兼備」指雙手而言;太極拳的「虛實分明」指雙腳而言。「輕沉」亦作「輕重」。因此有「上分輕重,下分虛實」之說。   那麼在太極拳的套路動作和技擊動作中,如何定義兩手的輕重呢?定義如下:   1.雙腿分撐全身重量時,上升手為輕,下降手為重。如:「披身錘」、「白鶴亮翅」的最後定式時,左手在下為重,右手在上為輕。   2.兩手平行隨身左右轉動時,身向左轉則左手為重邊,右手為輕。如:「金鋼搗碓」第二個動作雙手平行右捋;「前趟拗步」轉第二「斜行」雙手右捋。這時皆身右轉,則右手為重,左手為輕工。   3.單腿支撐全身重量時,對應手為重。(左腿對應右手,右腿對應左手。)如「金鋼搗碓」、「金雞獨立」左腿承重為實,則右手為重。單腿貼地鏟出時,另一隻腿為獨立承重腿為實。有了兩只手的「輕重」,重要的是要分出兩只腳的「虛實」來。兩腿的「虛實」比較容易界定:重心偏重于哪只腳,或完全放在了哪只腳上,哪只腳則為「實」,另一隻腳為「虛」,手重者,腳虛:手輕者,腳實。   現在我們就可以來驗證前輩大師的「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重心學說的科學性和嚴密性了。注意:這裡「重」與「沉」同解,「杳」與「虛」同解。無論哪家太極拳,哪門哪派,哪一招式都將毫無例外地符合這一原則。練拳者覺得自身彆扭,必定是違背了這一重心學說;推手中失機失勢,站立不穩,也必定是違背了這一重心學說。   其實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可以處處驗證這一重心學說的科學性和廣泛性。你平時走路,抬左腳,左手必揮下;起右腳,左手必向上。就因符合「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才有你的平衡和瀟灑。比如說你右腿在前,踩中了一塊西瓜,身體迅速前俯,右腳負重前滑。這時如果你本能的舉起左手,那麼左手升為輕,而此刻左腳已虛,不符合重心原理,你必摔倒無疑;如果你在緊急情況下的反應是右手揮起,那麼定有助於你重心迅速前移,符合「右重則右杳」的原則,則跌一跤的尷

《太極拳論》- 山右 王宗岳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 由着(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沉則右杳。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註云:此論句句切要在心,並無一字陪襯,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先師不肯妄傳,非獨擇人,亦恐枉費工夫耳。 備註: 着熟:古時秘笈的加密方法,令外人看不懂,這裏其是意思是 招熟

【轉載】《太極拳論》解 — 顧留馨

  《本文為顧留馨之文,刊於 《體育科技》( 4 )1980年。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於1980年7月出版。》 王宗岳少年時讀過經史,也讀過《內經》、《道德經》及兵法等書,兼通擊刺之術(擊劍、刺槍),槍法最精。《太極拳論》實際上是概括性很強的總結推手經驗的論文,它所依據的理論,是我國古代哲學樸素的陰陽學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以此作為太極拳的基本理論,就使太極拳在廣泛流傳中不致練成剛拳、硬拳,也不致練成柔拳、軟拳,而是大家公認的有柔有剛、剛柔相濟,這應該就是《太極拳論》的主要貢獻。下面,對《太極拳論》逐句逐段試作解釋。 一、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所謂太極,古人「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一也」(《易˙繫辭》),這是我國古代的天體演化論,把太極形容為陰陽兩氣,混沌未分。也有人解釋太極是屋中最高處正樑的中心,意為最高、最中心的東西。太極圖呈圓形,內含陰和陽兩個半弧形的類似魚形的圖案,太極拳採用這個名稱,象徵着太極拳是圓轉的、弧形的,剛柔相濟的拳術。 「無極而生」,周敦頤(1017一1073)所著《太極圖說》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王宗岳說:「太極者,無極而生」,是根據《太極圖說》而立論的。 「陰陽之母也」,意指陰陽兩氣包含在太極之中,所以說太極是陰陽之母。 二、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古人認為太極是一個混圓體,包含陰陽兩氣,動時這個混圓體就起變化,分陰分陽,所以說太極生兩儀,亦即「動之則分」。靜時仍然是一個混圓體,陰陽變化雖然相對靜止,但陰陽的道理完全具備,所以叫做「靜之則合」。 上面五句話,講的是太極拳的理論,下面就根據這種理論來闡明太極拳推手的要領和方法。 太極拳創造於清初十七世紀六十年代左右,創造人是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人陳王廷,他寫的太極拳的原始理論《拳經總歌》有:「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兩句話,王宗岳據此進行了發揮。 三、無過不及,隨屈就伸 推手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來屈伸進退,要隨看對方的動作而採取攻防動作,不可主觀,不可盲動,要隨對方的屈伸而屈伸,人屈我伸,人伸我屈,要和對方的動作密切不離。不要過與不及,要不頂不丟,對方進一寸,我退一寸,進一分,退一分,退的少了成為頂,退的多了成為丟。 「直來橫去,橫來直去」是武術各流派的共同

《太極拳十大要論》- 陳長興

  簡介 《太極拳十大要論》採自“趙本”,並與《旺本》附錄所輯之該文進行相互校勘。 《旺本》、《趙本》都未註明輯自何處。 《十大要論》共有十篇論說文,相互連貫,實為十章。從該文作者的某此觀點看,是不難發現其所受宋、明儒家理學派影響的痕跡。 據《旺本》稱:清道光年間,陳氏十四世陳長興(1771~1853)拳技高超,著有《太極拳十大要論》、《太極拳戰鬥篇》和《太極拳用武要言》。 太極拳十大要論碑文(資料圖 源自網絡) 第一論 理 夫物,散必有統,分必有合,天地間四面八方,紛紛者各有所屬,千頭萬緒,攘攘者自有其源。蓋一本可散為萬殊,而萬殊咸歸於一本,拳術之學,亦不外此公例。夫太極拳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勢雖不侔,而勁歸於一,夫所謂一者,自頂至足,內有臟俯筋骨,外有肌膚皮肉,四肢百骸相聯而為一者也。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所謂一以貫之者,其斯之謂歟!而要非勉強以致之,襲焉而為之也。當時而動,如龍如虎,出乎而爾,急如電閃。當時而靜,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穩如山岳。且靜無不靜,表裡上下全無參差牽掛之意,動無不動,前後左右均無遊疑抽扯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能御之也。若火機之內攻,發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煩擬議,誠不期然而己然。蓋勁以積日而有益,工以久練而後成,觀聖門一貫之學,必俟多聞強識,格物致知,方能有功,是知事無難易,功惟自進,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按步就序,循次漸進,夫而後百骸筋節,自相貫通,上下表裡,不難聯絡,庶乎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總歸於一氣矣。 二論 氣 天地間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常有直而無曲者矣;蓋物有對待,勢有回還,古今不易之理也。常有世之論捶者,而兼論氣者矣。夫主於一,何分為二?所謂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陰陽也。捶不能無動靜,氣不能無呼吸。呼則為陽,吸則為陰,上升為陽,下降為陰,陽氣上升而為陽,陽氣下行而為陰,陰氣上升即為陽,陰氣下行仍為陰,此陰陽之所以分也。何謂清濁?升而上者為清,降而下者為濁,清者為陽,濁者為陰,然分而言之為陰陽,渾而言之統為氣。氣不能無陰陽,即所謂人不能無動靜,鼻不能無呼吸,口不能無出入,而所以為對待迥還之理也。然則氣分為二,而貫於一,有志於是途者,甚勿以是為拘拘焉耳。 第三論 三節 夫氣本諸身,而身節部甚繁,若逐節論之,則有遠乎拳術